-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黨委書記項昌樂圍繞“大思政”格局構建發表署名文章
近日,黨委書記項昌樂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期刊上,圍繞學校構建“大思政”格局,體系化提升心理健康工作實效,培養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工作發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大連理工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將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作為培養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的基礎工作、戰略工程,深入探索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工作特點和規律,堅持培育積極心理品質和預防干預心理危機兩手抓,通過強化頂層統籌、深化質量建設、構建綜合感知、培育積極生態,全面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質效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分類卓越、多元成才”。以構建大思政格局為先導,完善鑄魂潤心體系“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涵,對保障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做好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
2025.05.15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央視新聞】大型專題片《與國同行-大連理工大學》
2025.05.10 來源: -
【人民日報海外版】賈振元: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勇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教育名家筆談)
大連理工大學校園(部分)作者賈振元肖像畫。張武昌繪大連理工大學師生參加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留影。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創新人才培養主陣地、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有機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強化支撐,肩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抓好關鍵,夯實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追求卓越,提高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助力教育強國建設。強化支撐,肩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在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戰略支撐體現在諸多方面:由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所決定,能夠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由發現創造知識的特性所決定,能夠產出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由人才引領驅動所決定,能夠匯聚具有卓越創新能力的師資;由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導向所決定,能夠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以上支撐,重在統籌處理好幾個方面關系,做...
2025.05.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鍛造新優勢】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揭牌
4月30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揭牌儀式舉行。我校校長賈振元、大連市政府副市長李大民,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聚,我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宋丹、副校長康旭東,醫學部部長曲鵬、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部長覃開蓉,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院長王大慶、黨委書記樊輝出席儀式。儀式由樊輝主持。儀式上,賈振元與李大民為醫院揭牌,宋丹與王聚發表講話,康旭東與王大慶代表雙方簽約,王大慶代表婦兒集團致辭。宋丹表示,大連理工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正式揭牌,是大連市與大工市校融合發展的標志性成果,是學校和婦兒集團面向健康大連建設而作出的戰略之舉。雙方強強聯合,將共擔使命、深度融合、辦出一流,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衛健委的支持下,為大連人民健康、為大連市“兩先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王聚表示,大工與婦兒集團合作,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市校協同、醫工融合的務實之舉。希望雙方以創...
2025.04.30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鍛造新優勢】學校新增5個本科專業 獲批全國首個智能分子工程專業
4月22日,教育部發布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公布最新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大連理工大學成功獲批全國首個智能分子工程專業,以及臨床醫學、未來機器人、電子信息材料、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共五個新專業。智能分子工程專業智能分子工程專業是物質創造領域走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變革性新專業,涉及新材料、精準醫療、能源轉型、電子信息等諸多領域。專業注重分子結構的創新和智能化設計,實現新物質的功能智能化、設計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從而實現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傳感器、高靈敏檢測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創造,推動相關高端產業鏈的轉型和升級。智能分子工程專業設置以合成制造(Make)、精確測量(Measure)、模型計算(Model)為主線的“3M”基礎課程體系,構建分子設計策略以及制造技術、分子開關、分子增感、分子染料、分子催化、分子生色等全新的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兼具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與AI技術的創新人才,服務智能...
2025.04.22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教務處(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
【建校76周年】第十四屆校園文化節盛裝啟幕
4月15日晚,在第76個建校日,大連理工大學第十四屆校園文化節開幕式在學生文化中心舉行。學校領導,機關部處、各學院相關負責人,中央民族歌舞團相關負責人,以及廣大師生和校友代表,共同見證學校第十四屆校園文化節盛裝啟幕。開幕式邀請中央民族歌舞團帶來《中華民族一家親》專場演出。演出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為師生帶來我國少數民族經典歌曲、舞蹈、器樂表演,將各民族文化藝術與舞臺表演相結合,展示中華文化的豐厚底蘊,帶領師生在享受藝術之美的同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內涵。現場特別邀請少數民族預科班全體學生、第55期新疆公共管理培訓班全體學員觀看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團為師生帶來的既是一臺美輪美奐的歌舞專場演出,也是一堂生動立體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課,更是一場各民族團結奔向復興之路的愛國主義思政教育之旅。”少數民族預科班輔導員阿依妮嘎爾·伊斯拉音表示。預科班2024級藏族同學噶特才讓觀看演出后說:...
2025.04.16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學在大工】我校學子劉圣書和搭檔譚寧奪得亞錦賽女雙冠軍
北京時間4月13日,2025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落下帷幕。中國選手、我校體育與健康學院2022級運動訓練專業本科生劉圣書與搭檔譚寧以2-0戰勝日本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陽,首次加冕亞錦賽女雙冠軍。在本次亞錦賽上,作為女雙頭號種子,劉圣書與譚寧配合默契,一路過關斬將,成功闖入決賽。在決賽的激烈比拼中,她們面對實力強勁的日本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陽,始終保持著穩定的發揮和頑強的斗志。首局比賽,劉圣書/譚寧組合憑借精準的落點控制和積極的網前搶攻,以21-15先下一城。第二局,日本組合展開了猛烈的反擊,比賽一度陷入膠著狀態。然而,劉圣書與譚寧沉著應對,憑借出色的戰術執行和關鍵分的把握能力,最終以21-19鎖定勝局,大比分2-0戰勝對手,成功登頂。此次奪冠是劉圣書職業生涯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關于主場獲得冠軍的感受,劉圣書表示:“我們第一次在主場獲得洲際冠軍,感謝現場粉絲給我們加油助威,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回饋大家。”此前,劉圣書已...
2025.04.15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創新在大工】《科學》發表化工學院科研團隊在負載型催化劑研制方面研究成果
4月3日,化工學院劉家旭教授團隊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蘇際(JiSu)研究員、米克爾·薩爾梅隆(MiquelSalmeron)教授、大衛·普倫德加斯特(DavidPrendergast)教授及華中師范大學郭彥炳教授課題組合作在負載型催化劑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Pt-Ce催化劑中氫化位點的形成驅動高效選擇性氧化”(FormationofhydridedPt-Ce-Hsitesinefficient,selectiveoxidationcatalysts)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該研究表明在設計高效負載型催化劑時,需要精確構建金屬與載體之間的界面結構,并充分利用氫在催化過程中的獨特作用。劉家旭教授為通訊作者之一,團隊科研助理閆思楊工程師為共同第一作者。在現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產過程需要催化劑的參與。催化劑的應用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新物質、新材料的合成效率,是化工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其中,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在化學工業和環境清潔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催化過程的復雜性,催化...
2025.04.07 來源: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