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報】大連理工大學:推動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
在音樂博物館聆聽曾侯乙編鐘的空靈意蘊,在馥郁的香氣中體驗傳統香道文化的風雅之美……這是大連理工大學“科藝融合”美育公開課的課堂。近年來,大連理工大學積極構建“科技賦能人文、人文引領科技”協同育人體系,持續營造美育氛圍,以科藝融合賦能高質量人才培養。大連理工大學制定出臺《大連理工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工作體系建設方案》,積極破解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碎片化的難題,著力打造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實踐實訓體系、素質拓展體系。“當數學的秩序之美與音樂的感性表達相遇,當工程技術的精確性與藝術的創造性思維碰撞,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提升了認知能力。”2025年新開設的“科技美學”課程負責人王琦教授介紹。該課程由國家級教學名師領銜,聯合10余個學院、50余位教師共同授課,匯聚文、理、工、醫、藝、體等多領域師資,精心打造了“數學之美”“弦動之美”等特色教學模塊,結合教學互動、專題研討與項目實踐,推動科技...
2025.09.18 來源:光明日報 -
【師者如光】王國紅:點燃創業星火的“雙創”領航人
編者按:師者匠心,止于至善;師者如光,微以致遠。一個時期以來,大工新聞網以【師者如光】專題為依托,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陸續推出大工優秀教師至誠報國擔使命、培根鑄魂育英才的奮斗故事,激勵鼓舞廣大教師潛心育人、服務國家戰略,爭做“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日前,我校4位教師獲評“寶鋼教育獎”榮譽稱號,展現出大工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的風范。今天,讓我們走近經濟管理學院教師王國紅,一起來聽他以實踐賦能成長的育人故事。在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講臺上,王國紅教授以三十四載的堅守,將創新基因注入教育血脈,用企業家精神點亮學子創業夢想。作為遼寧省本科教學名師、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他構建起“E(企業家精神)+K-A-M(知識-能力-思維)”課程體系,培養出大批兼具家國情懷與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創業教育的“點燈人”?“王老師的課總能讓我們看見科技報國的無限可能。”學...
2025.09.17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大工人物】郭周航:黃河岸邊的見義勇為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收到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揭開了兩個多月前發生在開封黃河岸邊的驚險救援故事——我校化工海洋與生命學院2024級本科生郭周航,在途經黃河邊時,挺身而出,與一名軍人攜手救下落水父子,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勇氣。日前,他已被開封市見義勇為協會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郭周航生活照黃河岸邊發現溺水者第一時間沖上前因專業課調整至八月份,郭周航返回家鄉,提前開啟了暑假生活。時間回溯到2025年6月28日15時許,郭周航與家人前往開封黃河岸邊游玩,途中突然發現不遠處的河面有異常動靜。“當時就看到水面上有兩只手在動,水流特別急,還能看到水下有漩渦,情況特別危急。”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郭周航仍記憶猶新。他立刻判斷有人溺水,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沖向岸邊,同時大聲呼喊家人幫忙呼救。靠近岸邊后,郭周航發現溺水的是一對父子。據落水家屬在感謝信中所述,當時孩子不慎落入深水,父親...
2025.09.16 來源:盤錦校區 化工海洋與生命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官方微信 -
【鍛造新優勢】附屬中心醫院再添國家級及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2025年度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名單,附屬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獲批2025年度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老年醫學科獲評新一輪“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這兩項成果標志著學校在心腦血管和老年疾病診療領域的學科實力獲得國家級和省級權威認可,是學校持續推進醫學學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學校高度重視醫學學科發展,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系統推進“大綜合、強專科”的學科布局。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心腦血管醫學研究院等重要平臺,學校積極促進工、理、醫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信息學等前沿技術,大力推動臨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近年來,學校持續加大對醫學學科的資源投入,優化管理機制,強化心腦血管疾病、老年醫學等優勢方向的資源整合與內涵建設,為高水平臨床專科的培育提供了堅實支撐。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醫學教育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醫工交叉背景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為國家...
2025.09.16 來源:醫學部 -
【鍛造新優勢】音樂思政大課開啟新學期
為進一步深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將思政教育與美育工作相結合,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以藝術之美,鑄思政之魂,9月13日學校邀請滿天星業余交響樂團帶來“我和我的祖國·音樂點亮人生”專場音樂會。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言軍,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軼與學校師生,以及附屬學校、附屬高中師生共計1500余人共同觀看,以一場音樂思政大課開啟新學期。音樂會在莊嚴大氣、慷慨激昂的紅色交響曲《紅旗頌》中拉開帷幕。隨后,頗具民族民間特色的《明月三章》《瑤族舞曲》《新春樂》輪番登場,管弦合奏出祖國大地上百花齊放的動人旋律;《紅色娘子軍》組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則用鮮活的旋律與節奏傳遞出跨越時空的精神內涵;三首國外經典《第二圓舞曲》《天鵝》《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展現了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情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被譽為“第二國歌”的《歌唱祖國》奏響,音樂會在師生們的跟唱與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2025.09.15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師者如光】龐麗萍:讓抽象公式有溫度,讓平凡講臺有力量
編者按:師者匠心,止于至善;師者如光,微以致遠。一個時期以來,大工新聞網以【師者如光】專題為依托,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陸續推出大工優秀教師至誠報國擔使命、培根鑄魂育英才的奮斗故事,激勵鼓舞廣大教師潛心育人、服務國家戰略,爭做“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日前,我校7位教師獲評“遼寧省本科教學名師”榮譽稱號,展現出大工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的風范。今天,讓我們走近數學科學學院教師龐麗萍,一起來看她的匠心育人故事。在數學科學學院,有一位深耕講臺三十余載的“引路人”——龐麗萍。她用堅守扎根講臺,用創新點燃課堂,用初心點亮學生成長。她的教育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日復一日的平凡中,書寫著一位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赤誠與堅守。三十載堅持:以赤誠之心筑牢教學根基“高等數學是工科學習的‘敲門磚’,要是基礎打不牢,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都會受影響。”作為《高等數...
2025.09.15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學在大工】田野院士做客“大工講壇”介紹L-函數和算術
9月1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田野研究員做客“大工講壇”第150期,以“L-函數和算術”為主題給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副校長康旭東出席報告會,并向田野贈送“大工講壇”紀念牌。報告會由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柳振鑫主持。田野的報告從丟番圖的《算術》講起,指出其中建立了多種數論研究方法,介紹了費馬對該書的批注過程中發現的重要數學成果——無窮下降法,并通過介紹同余數的BSD猜想,引出L-函數。田野指出,思想的寶庫,播下的種子在費馬等的耕耘下最終長成了現代數論的參天大樹。報告從等冪求和問題開始,逐步介紹了伯努利公式、歐拉的“和函數”相關定理并利用其解釋了歐拉關于zeta函數的三個研究成果。緊接著,介紹了黎曼在歐拉的研究基礎上對zeta函數的進一步研究結論,即素數定理,提出了橢圓曲線的L-函數定義以及橢圓曲線的BSD猜想。報告后,田野與現場的師生們就科研瓶頸時的應對經驗、研究方式等問題進行...
2025.09.12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
【鍛造新優勢】思政課案例叢書首發 二十余年積淀交出育人新答卷
近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慧民教授領銜思政課教學團隊打造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案例精選》(第1-5輯)正式首發。這套叢書收錄近150個有思想、有溫度、有情懷的典型教學案例,緊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材邏輯,既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視野”,又貼近高校課堂教學“真需求”,有效破解思政課“案例難選、理論難融、課堂難活”痛點,為全國思政課教師帶來了一份“教學寶藏”。作為學院思政課案例教學20余年積淀的新成果,叢書展現了新時代實踐與黨的創新理論的同頻共振,助力青年學生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情感認同。據悉,大連理工大學思政課案例教學已累計出版專著、教材教輔50余部,10余部入選“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2025年,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教育部立德樹人綜合改革試點為抓手,聚焦新優勢鍛造,持續擦亮思政課品牌。學院通過設立思政課教學改革“揭榜掛帥”攻關項目...
2025.09.12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