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在大工】我校學子在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中獲歷史最佳戰績
8月21日至22日,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創意賽道——機械產品數字化設計賽全國總決賽在南昌大學舉行。我校有9項作品進入全國總決賽,并全部獲得一等獎,創造我校參賽史上最佳戰績。本屆大賽以“機械產品數智升級,賦能低空經濟發展”為主題,目標是針對基礎設施維護、安全應急救援等領域的工程特點,完成適用于120米以下低空保障與服務場景,發展低空經濟情景下使用的機械或機器人設計。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高校的2571支代表隊報名參賽,通過校賽、區域賽、國賽預賽等多次選拔,最終遴選出208項高質量作品參加線下全國總決賽。我校校內選拔賽于4月開始籌備,通過DUT學生設計俱樂部開展賽事相關培訓工作。在教務處、創新創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師生們共同努力,共15項作品被推薦參加國賽角逐。全國總決賽包括現場公開答辯和現場操作兩個環節,將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水平。題目均由企業提供,且所有賽題現場公布。...
2025.08.27 來源:機械工程學院 -
【創新在大工】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曹暾教授團隊研發低成本、抗噪聲單像素量子成像系統
近日,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曹暾教授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發表重要研究性論文,研發低成本、抗噪聲單像素量子成像系統。我校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單位,博士生別書航為第一作者,曹暾教授為通訊作者。曹暾教授課題組創新性地將基于循環哈達瑪掩膜的計算成像技術應用于糾纏光子照明下的量子成像系統,成功實現了在極黑、極冷及高噪聲等極端環境下的清晰目標成像,在量子成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該項研究成果以“UsingcyclicHadamardmasksforsingle-pixelquantumimagingunderentangledphotonillumination”為題,正式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Advances。圖1單像素量子成像系統的組成。(A)單像素量子成像系統的實驗原理圖,其中位置A和B分別對應于單像素成像和量子鬼成像配置。(B)所設計的矩形二進制掩模。(C)基于(B)設計的環形掩模。(D)制造的旋轉碼盤示意圖。量子照明成像是一種基于量子糾纏與光子關聯特性的先進成像技術。該技...
2025.08.27 來源: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 -
【鍛造新優勢】4000余名大工師生在暑期社會實踐中逐夢強國征程
用AI賦能文化傳承、憑科技革新特色產業、以專業守護綠水青山、讓紅色精神照亮實踐征途……2025年盛夏,大連理工大學4000余名師生組成465支社會實踐團隊,奔赴祖國各地的田間地頭、工廠車間、革命老區、生態前線,在火熱的暑期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萍紝嵺`激活發展動能在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未來技術學院“智融青川”實踐團為留守兒童設計了獨特的AI科普課,現場通過AI繪畫演示,點燃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山海相隔的前沿智慧照進青少年的成長世界。校團委持續完善實踐育人長效機制,突出鮮明的科技實踐導向,讓學生在解決社會現實場景問題中成長。電氣工程學院“重走初心之路”實踐團到大連電建集團研學電纜功能與變電所原理,現場參與電力安全常規演練,深化對電力事業的理解,堅定了隊員們投身能源強國建設的信念。學校依托“挑戰杯”競賽“揭榜掛帥”專項賽,推動科技實踐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讓實驗室里的創新成果成為破解產業難題的“金鑰匙”...
2025.08.26 來源:校團委 -
【學在大工】大工學子在第 23 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中創造佳績
8月10日至15日,第23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于黃石市奧體中心盛大舉行。這場賽事堪稱國內高校體育領域的頂級盛宴,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490所高校的5046名運動員、教練員及工作人員參與,無論是參賽隊伍數量還是參與人數,均創下歷史新高。大工學子們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競技實力,在賽場上一路過關斬將,共榮獲1金3銀7個前八名的好成績,創造了我校在該項賽事的歷史最佳。黃相鈞(右一)、吳鴻煌(右2)沖線瞬間男子丙組800米項目堪稱本次賽事的焦點之戰。大工學子黃相鈞與吳鴻煌在賽場上展現出了驚人的默契與強大的實力。發令槍響后,二人如離弦之箭,迅速沖在前列,全程保持著高速奔跑。最終,黃相鈞以1分51秒36的成績率先沖過終點,強勢摘得金牌;吳鴻煌則以1分51秒47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后,斬獲銀牌。值得一提的是,二人的成績均達到了運動健將水平,同時被大會評為優秀運動員稱號。這是大工首次在全國賽事中實現雙人同步斬獲運動健將稱號,同時成...
2025.08.25 來源:體育與健康學院 -
【學在大工】江松雨:像青松一樣迎風生長
從安徽省安慶市懷寧中學到大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2020級本科生江松雨,以“青松”般的堅韌,在學習科研、社會工作與公益服務中扎根生長,用勤奮與擔當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成長篇章。青松發芽:勤思樂學鑄根基“每節課坐前排,課后整理筆記一絲不茍,圖書館是第二教室?!边@是江松雨大學四年的學習常態。這位來自安徽的青年,始終以嚴謹的時間規劃和高度的自律,在知識的土壤中默默扎根。付出終有回報。他連續三年斬獲學習優秀獎學金,大三學年更迎來跨越式進步,專業排名躍升至第二?!皶r間允許就拓展知識面,緊張時就深耕本專業?!泵鎸鐚W科學習與時間分配的平衡,他有著清晰的優先級規劃,同時堅持“完成目標再休息”的勞逸結合之道,讓高效學習成為常態。扎根巖中:盡責擔當顯本色在刻苦鉆研學業的同時,江松雨始終懷揣服務他人的熱忱。大二學年,他在學院學生會學習部與學協網絡文化部任職期間,組織“篤學杯”“課題組零距離”...
2025.08.23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
【學在大工】2025年TI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在我校成功舉辦
8月15日至22日,由我校承辦的2025年TI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總測評(簡稱“電賽”)在大連舉行。來自全國各賽區的507支參賽隊伍齊聚大工參與總測評。我校5支隊伍獲得全國一等獎、11支隊伍獲得全國二等獎,獲獎等級和總數量創歷史新高。16日,電賽總測評啟動儀式在學生創新實踐中心103室舉辦。學校副校長張弛、電賽組委會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學原副校長趙顯利、德州儀器(TI)中國大學計劃部經理王沁分別致辭,電賽專家組常務副組長岳繼光代表專家組講話。創新創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新主持儀式。電賽命題以電子電路和集成電路應用設計為基礎,結合教學實際和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當下熱門產業技術,設置了涉及模-數混合電路、嵌入式系統等現代電子技術應用的多樣化賽題。電賽賽題發布以來,來自全國各賽區的20968支參賽隊伍在“四天三夜”的規定時間內,圍繞賽題開展設計和作品制作。作品首先在賽區完成現場測評,隨后推薦全國評獎的2063支優秀隊伍在各賽區...
2025.08.23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學在大工】我校團隊蟬聯機器人大賽全國冠軍
近日,第二十七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全國總決賽在蘇州落幕。我校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DUT-AE”團隊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和穩定的臨場發揮,以絕對優勢斬獲微型無人機賽道全國總冠軍,這是我校繼2024年在該賽道摘得冠軍后連續第二次奪冠,實現“兩連冠”。本屆大賽自3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國900余所高校、超3萬支隊伍、9萬余名學生參賽,是國內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專業水平最高的頂尖賽事之一。我校“DUT-AE”團隊由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雪濤老師與李華龍老師聯合指導,張晨琳、侯亞軒、彭家麟三位同學組成。團隊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在備賽過程中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他們自主研發了高實時性與高精度的定位建圖(SLAM)算法,并設計了兼顧安全、速度與穩定性的無人機規劃算法。此外,團隊還成功訓練了高可靠性的視覺識別模型,并輔以精密的魯棒控制算法,為賽場上的出色表現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決賽現場,面對強手如林的競爭,“DUT-AE”團隊沉著...
2025.08.21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
【鍛造新優勢】我校機器人隊伍亮相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8月14日至17日,全球第一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我校首支人形機器人隊伍——“大工凌水未來隊”報名參賽并受邀參加運動會開幕式。團隊訓練的人形機器人在3V3足球賽中取得了世界第9、全國第5的成績;在100m比賽中以預賽小組第二的成績順利完賽,標志著我校在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人才培養邁上新臺階。本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吸引了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500余臺機器人參賽,CCTV-5對開幕式進行了現場直播,賽事號召力強、關注度高。在3V3足球賽中,全國26支隊伍分為8組,我校參賽隊伍在有限的訓練時間內,創新性地對機器人部署了“全攻全守型”策略,以小組賽1勝1平、小組第一進入全國8強;在全國8強的瑞士輪比賽中1勝1負,最終位列全國第5。100m項目共有90多支隊伍參賽,我校參賽隊伍結合機器人特點,部署了“小步快跑”式策略,以預賽小組第二的成績順利完賽。比賽表現獲央視頻、中青網、北京電視臺等媒體關...
2025.08.20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機械工程學院 未來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