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在大工】彭肖婷:心如磐石韌而堅,守得云開見月明
生物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里,2020級本科生彭肖婷正專注地調試著實驗儀器。這位來自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的姑娘,行而不輟,自立自強,從不言放棄;向陽而生,從萌新小白蛻變成自己最滿意的模樣。她用自己的成長故事告訴大家:“女孩子學理科,也會很棒!”。初入校園:從迷茫、自卑到立下“獎學金之約”2020年,彭肖婷從湖南省湘西州龍山縣皇倉中學考入大連理工大學。回憶大一時光,她坦言曾因入學成績不理想而陷入自卑:“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悶頭學習,學不會又不敢問,甚至動過轉專業的念頭。”轉折發生在室友的鼓勵中——兩人悄悄約定“大二拿一次優秀學生獎學金”。為實現目標,她泡圖書館、追著老師答疑,最終在大二學年如愿以償。“很慶幸來到大工,結識了一群優秀的朋友。”她在采訪中感慨,這段經歷讓她明白“堅持比天賦更重要”。彭肖婷和室友在南門合照結緣生物:打破偏見的理科追夢人選擇生物工程專業,源于彭肖婷對理科的熱愛與堅持。...
2025.08.08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
【學在大工】我校學子在2025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全國賽中創歷史佳績
8月3日,第二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2025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全國賽在深圳落下帷幕,我校機甲大師戰隊“凌BUG”一路過關斬將,闖入全國6強,創造了學校在該項賽事中的歷史最佳戰績。在長達12日的比賽征程中,凌BUG戰隊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毫不畏懼,沉著應戰,憑借默契的團隊配合和10余臺機器人穩定的發揮,展現出了強大實力和無畏勇氣,攻堅克難,越戰越勇。在復活賽階段,分別戰勝北京理工大學(珠海)、華北科技學院、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武漢工程大學,每場比分均為2比0,成功實現復活,進入全國賽。在全國賽小組淘汰賽上均以2比0分別戰勝深圳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昂首進入全國16強。在8強席位的爭奪戰中,戰隊又均以2比0戰勝太原理工大學、東南大學。進入全國8強后,戰隊又以2比0的成績戰勝浙江大學,首次進入全國6強,創造我校參賽以來歷史最佳成績。在2025賽季備賽期間,戰隊全體成員全身心投入...
2025.08.06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創新在大工】大工自研水空兩棲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首飛測試成功
在低空經濟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結合大連市海域空域資源豐富的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未來海域空域交通新方式。大工復雜系統與控制研究所青年教師方旭教授和學生研發的“星海一號”水空兩棲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近日首飛測試成功,邁出了在低空經濟領域中堅實的一步。傳統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著重于地面起降以及空中飛行中的特性進行研發,并不具備水面降落及水面航行能力。而“星海一號”水空兩棲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研發受大連廣闊的海洋資源啟發,為垂直起降飛行器增加水面起降及航行的功能,為海上作業、海上搜索救援、海上運輸等多場景提供解決方案。?“星海一號”水空兩棲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采用四軸八旋翼的動力布局,在冗余動力保障載人及運輸飛行安全的同時,能夠輸出充足的動力以滿足各類應用的需求。同時,共軸旋翼的結構也大大減小了飛行器的體積,增加了飛行器在各項任務作業過程中的靈活性。“星海一號...
2025.08.06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
【學在大工】高悅航:用堅持書寫“逆襲”青春
從遼寧省錦州市遼西育明高級中學到大工軟件學院,網絡工程專業2020級本科生高悅航的大學四年,是一段在嘗試中突破、在堅持中成長的旅程。這個來自小村莊的青年,帶著家庭賦予的堅韌底色,在校園的廣闊天地里,從安靜內向到獨當一面,從懵懂探索到篤定前行,最終在多元成長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節奏。帶著家的溫度,踏上逐夢之路高悅航的人生底色里,刻著“扎實苦干”四個字。初入大學,面對全新的環境,他既興奮又緊張。那時的想法很樸素:順利畢業,找份工作,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彼時家中遭遇變故,父親正獨自承受著全家的經濟重擔。直到大二,在室友的鼓勵和家人的支持下,他的想法悄然改變。“家里人說,別著急掙錢,把自己的人生路走好,別后悔。既然有機會,就往更高的層次發展。”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讓他下定決心走上讀研的道路。以勤補拙,在知識海洋里慢慢沉淀剛入大學時,高悅航并非一帆風順。面對陌生的課程體系和身...
2025.08.04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
【鍛造新優勢】卓越聯盟高校后勤工作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7月24至26日,卓越聯盟高校后勤工作研討會在我校召開,9所聯盟高校的后勤業務負責人相聚濱城,圍繞“推動高校后勤高質量發展”主題展開深度研討。本次研討會主要圍繞如何推動高校后勤高質量發展及建立聯盟高校后勤工作常態化交流機制兩項內容進行了探討交流。九校代表分別結合教育部《關于推動高校后勤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及學校工作實際,逐一分享了在后勤育人體系建設、食住行校園服務品質提升等領域的實踐經驗;就如何建立卓越聯盟高校后勤交流合作機制進行討論,明確將通過定期研討交流、聯合課題研究、餐飲文化共創等形式,深化聯盟高校在餐飲服務優化、智慧后勤建設、安全生產管理等多個重點領域的協同合作。我校副校長李成恩指出,后勤工作是高校事業發展的“保障線”和三全育人的“隱性課堂”,大家要直面師生需求多元化、品質化及服務場景智能化的新形勢、新挑戰,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構建資源共享、經驗互通、優勢互補的合作新格局。后續,九校...
2025.08.04 來源:后勤處(后勤黨委) -
【鍛造新優勢】大連理工大學與昆士蘭科技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
7月31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協議簽約儀式通過視頻會議形式舉行。校長賈振元,副校長羅鐘鉉、張弛,校長助理占敬敬出席儀式。昆士蘭科技大學校長謝鎂莉,副校長馬克·哈維、顧元通及工學部部長阿娜·德麗特克等出席儀式。人力資源處、研究生院、教務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會計核算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建設工程學院、醫學部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儀式。儀式由羅鐘鉉主持。簽約儀式上,賈振元與謝鎂莉共同簽署《大連理工大學昆士蘭科技國際工學院合作辦學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國際化師資教學體系、合作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機制等領域深度融合,打造穩定、高效、開放、創新的合作運行生態。賈振元高度肯定兩校團隊為促成此次合作付出的努力。他指出,兩校開展深度合作,是基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戰略選擇。站在新起點,大工將攜手昆士蘭科技大學精誠協作,以開放的胸襟、戰略的眼光和務實的行動,凝聚共識,深化互信,攜手...
2025.08.01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
【服務振興】大連工業軟件創新發展研究院揭牌
7月29日,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辦的工業軟件創新發展論壇上,大連工業軟件創新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該研究院旨在加快培育和發展大連市軟件產業新質生產力,促進工業軟件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賦能傳統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大連工業軟件創新發展研究院分別與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業軟件中心、同方知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連理工大學郭旭院士、大亞灣國家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專家高紹武、核工業計算機應用研究所首席專家吳通等專家學者圍繞工業軟件創新與發展作主題分享。揭牌儀式現場,大連市副市長、研究院理事長李大民向郭旭院士頒發聘書。科技日報記者張蘊攝擁有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是實現我國制造業向高端跨越的必經之路,是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和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戰略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力學學科長期致力于自主可控CAE軟件的研發,40余年來歷經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形成了獨...
2025.07.31 來源:科技日報 -
【創新在大工】化工學院科研團隊為混合塑料回收開辟新路徑
近日,我校化工學院精細化工全國重點實驗室“小分子活化與仿生催化”教育部創新團隊首次實現了羰基在聚酮鏈中的宏觀均勻分布,讓材料性能實現“按需定制”,成功實現聚乙烯與尼龍的高效兼容,為混合塑料回收開辟新路徑。相關成果以“按需非交替共聚技術實現聚乙烯與尼龍的升級回收”(On-DemandNonalternatingCopolymerizationEnablesUpcyclingofMixedPolyethyleneandNylonPlastics)為題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上,并被選為封面文章。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我校化工學院博士生張文麗,通訊作者為我校精細化工全國重點實驗室劉野教授。在塑料家族中,有一類特殊材料叫“聚酮”—由乙烯和一氧化碳(CO)交替排列而成。它強度高、耐化學腐蝕,但有個致命缺點:加工溫度高達252℃,幾乎無法熔融成型,更遺憾的是,傳統合成方法只能得到嚴格交替的鏈結構(―CH2-CH2-CO―),限制了材料設計的靈活性。每年,全球產生超過3億噸...
2025.07.31 來源: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