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報】深入企業一線 提升職業素養 ——大連理工大學開展精準化就業實習實踐
2025年暑假,大連理工大學再度啟動“報國企業行”“強國菁英行”和“政務實習”暑期實習實踐活動,近500名師生組成28支實踐隊、10余支政務實習隊伍,奔赴各地知名企業和政務基層一線。為引領學生堅定青春報國理想,大連理工大學自2003年起開展“報國企業行”暑期實踐活動。今年,學校緊密對接國防軍工、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九大重點領域,帶領學生探訪“硬核科技+超級工程”。在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總部,該校機械學院的實踐隊員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全流程生產線模型與產品研發機制。在實習實踐中,學生不僅能夠了解行業用人需求、發展前景,更明晰了如何利用在校時間提升崗位勝任力。調研行業、實踐探真,大連理工大學為在校生創造了深入企業一線和政府基層探索職業生涯的多重機會。今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提前選拔2026屆優秀畢業生,依據企業崗位需求與學生專業方向,組建了面向國防軍工單位的4支“強國菁英行”實踐團隊,“帶著學生”去求職。實踐中,企...
2025.08.19 來源:光明日報 -
【學在大工】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力學+X"創新實踐研討會在我校舉辦
8月15日至17日,由中國力學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和我校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協辦,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和教育部基礎力學課程虛擬教研室承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力學+X'創新實踐研討會"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積極響應力學領域“101計劃”建設要求,匯聚全國頂尖高校優質資源,以創新實踐項目為重要抓手,著力深化力學教育教學改革,助力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來自全國19所高校的100余名師生代表參加會議,共同探討力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開幕式上,學校副校長張弛教授致歡迎辭,介紹了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力學學科建設成果。中國力學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院長閻軍教授強調了會議在促進全國力學學子交流創新方面的重要意義。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黨委書記夏廣慶教授詳細介紹了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六進"舉措和"學賽研"實踐育人體系。大會邀請報告環節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果立成教授主持,...
2025.08.18 來源: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 -
第12屆全國室內環境與健康大會召開
8月8日至10日,由我校與天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承辦的第12屆全國室內環境與健康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每兩年一度的學術年會(IEHB2025)在大連召開,120余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400余名代表參會。我校副校長王博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歡迎辭,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王博表示,希望以此次盛會為契機,向業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為行業學者搭建深入交流、深化合作與互利共贏的開放平臺,全面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和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實施。中國人民火箭軍工程大學侯立安教授,清華大學張寅平教授,分別作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顧問和主任委員致辭。開幕式由大會主席、我校建設工程學院張騰飛教授主持;天津大學劉煒教授、我校王繼紅副教授任大會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學王鳳助理教授任大會秘書長。全國室內環境與健康大會是我國室內環境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此次會議以“大美環境,連通交融,...
2025.08.15 來源:建設工程學院 -
【學在大工】我校學子在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全國總決賽中斬獲四項全國一等獎
近日,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簡稱“三創賽”)全國總決賽在貴陽落幕。我校參賽團隊憑借出色的創新能力和扎實的實踐成果,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四項全國一等獎,創下我校在該項賽事中的歷史最佳成績。本屆“三創賽”由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競賽組織委員會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23萬支團隊參賽。大賽分為常規賽、實戰賽兩大類,涵蓋跨境電商、鄉村振興、直播電商、產學用(BUC)、新零售多個賽道,最終有來自全國216所高校的317支隊伍進入了全國總決賽。經過校賽、省賽的層層選拔,我校共有4支團隊晉級全國總決賽,與頂尖高校同臺競技。最終,我校四支團隊憑借創新的項目設計、清晰的商業模式和出色的現場答辯,贏得評委高度認可,全部榮獲全國一等獎。我校始終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通過“創意激發、創新創業訓練、創新創業實踐、創業...
2025.08.15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
第十四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環渤海區域賽)暨第五屆海洋可再生能源裝置設計賽舉辦
近日,第十四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環渤海區域賽)暨第五屆海洋可再生能源裝置設計賽(以下簡稱“大賽”)在我校舉辦。大賽以貫徹海洋強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培育船海領域創新人才,服務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秉承“崇尚科學、實踐求知、銳意創新、面向海洋、服務國防”的宗旨,旨在增強大學生國防觀念和海洋意識,促進船舶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本次大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大連市科技局承辦;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大連市造船工程學會、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優化與CAE軟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大連科邁爾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挪威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招商局工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協辦。本次大賽參賽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來自全國各地...
2025.08.15 來源:船舶工程學院 -
【學在大工】我校榮獲節能減排大賽全國第一并將承辦2026年國賽
8月11日,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落下帷幕,經過重重比拼和激烈角逐,我校學子斬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4項,官方排名全國高校第一,獲獎數量與層次均創我校歷史新高。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本屆比賽共收到來自692所高校的7990件參賽作品,創歷屆之最。經過函評、專家會評和總決賽路演及匯報答辯,我校14個作品脫穎而出。其中,本科生作品《百廢碳輕——以廢棄熔噴布為基底的二氧化碳吸附劑》榮獲特等獎。這是大賽舉辦十八年來大工培育出的第3個特等獎作品。同時,我校榮獲優秀組織獎。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緊密圍繞“雙碳”戰略目標等國家重大需求,在教育部的關懷指導和廣大高校的積極協作下,已發展成為起點高、精品多、覆蓋面廣且影響力大的全國大學生實踐創新活動,被列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競...
2025.08.14 來源:能源與動力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
【學在大工】陳榮春:在科研與生活的快慢節奏中尋得平衡
在科研的賽道上全速馳騁,于生活的角落悠然漫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陳榮春,用自身經歷詮釋了科研與生活“二者兼得”的可能。他在快與慢的交織中,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之路。陳榮春的科研征程始終保持著“快節奏”。2020年,在導師康慧君教授的悉心指導下,他開創性地提出“中高熵half-Heusler熱電偶合金”概念。通過巧妙運用高熵合金設計思想,充分發揮高熵合金的四大核心效應,成功實現電導率、塞貝克系數和熱導率的解耦,顯著提升了熱電性能,在923K時,熱電優值從0.01躍升至0.58。2022-2024年,陳榮春科研成果豐碩,累計發表7篇高水平論文,作為研究生骨干深度參與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在學術道路上不斷突破自我。陳榮春進行項目研究然而,學術田野里的累累碩果背后,是陳榮春無數日夜的艱辛付出。在開展中高熵half-Heusler熱電偶合金項目時,復雜的成分選擇成為橫亙在他面前的難題。面對挑戰,他...
2025.08.13 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微 -
【學在大工】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在我校舉辦
8月5日至9日,由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交通大學聯合承辦的2025年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簡稱“工創賽”)在大連舉行。本屆工創賽聚焦“交叉融合工程創新育新質,立德樹人強國建設勇擔當”主題,吸引了全國771所高校、25950支隊伍、125901名師生參與其中。本屆工創賽共設立新能源車、智能+、虛擬仿真三大賽道,采用校級初賽、省級選拔賽、全國決賽三級賽制。在前期校賽、省賽選拔的基礎上,共有來自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435所高校、1291支代表隊、5000余名師生入圍全國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產生三個賽道、七個賽項的特等獎227項、一等獎340項、二等獎568項。8月9日,大賽閉幕式在我校學生文化中心劇場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工程訓練教指委主任郭東明,遼寧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遼寧省招考辦主任孔峰,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弛分別致辭。閉幕式上公布了獲獎名單并為冠、亞、季軍頒獎。我校共獲...
2025.08.11 來源: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